聚焦全市两会——政协委员献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办学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发布时间:2018-05-23 13:51:49 信息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教育是民生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入学难”问题再次成为今年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城镇幼儿园、中小学学位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市政协委员纷纷来支招。

解决城镇入学难、农村招生难怪象

市政协委员沈钧杏表示,目前,我市一些县区普遍存在城镇中小学入学难和农村小学招生难问题。沈钧杏说,近年城镇扩容,中小学入学人数人口剧增,但教育设施投入跟不上,甚至严重滞后,隐患显现。而农村小学尤其边远村庄小学,则出现招生难的怪象。

沈钧杏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工作计划,强势实施,逐步攻艰,争取三五年较好地解决以上两难的问题。

增加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

如何合理增加学位,市政协委员王联红表示,要从科学测算学位需求、编制建设规划、落实教育用地三方面入手。她说,市政府要科学测算学位需求,统筹考虑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对区域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时间空间变化情况开展科学预测。

有关部门要在科学测算学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本地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学位配置,科学编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调整优化布局,明确规划建设用地安排,确定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及其空间分布和建设时序。建议老城区采取高中学校外迁、初中学校利用高中学校校舍、小学学校利用初中学校校舍梯次补位的办法,扩大城区学校办学空间。

此外,政府要科学测算区域内教育设施用地的供需状况,合理预留教育设施发展空间资源,确保学校建设用地需要。综合考虑解决未达配建要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小规模居住区适龄儿童的入园入学需求。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教育设施项目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确保幼儿园、中小学校建设需求。

创新办学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王联红表示,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应鼓励多元化办学,改进办学模式。政府可通过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支持各地政府以出租闲置土地、校舍等方式参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办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各地政府合作举办公办性质的中小学校。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幼儿园、中小学校。

同时,应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以小学、初中为主体,组建横向连通和纵向贯通的学区与集团。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辖区内相同或不同学段的学校组建成学区,促进学区学校间优势互补;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

提高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学水平

由于受到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生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市义务教育水平尤其是初中学段的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初中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市政协委员郑建忠建议,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湛江市初中发展教育联盟,初中各学校自愿参与,以促进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化、优质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初中各学校在各项工作上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使全体联盟成员结成紧密的“研究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要大力发挥优质学校的先试先行和示范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我市初中教育的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


(来源:湛江日报 记者 林宇云)

农村户口报读中专
学费全免

前来报名的同学,请提前致电招生老师3305186或钟老师13692356383预约,我们需安排接待!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