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省两会——畅谈湛江新发展 助力湛江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8-05-23 13:52:05 信息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让残疾儿童快乐成长

“我省实施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然而,粤西地区经济欠发达,尤其是湛江工业、企业少,每年收的残保金只有六七千万,与深圳、东莞等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地区年收残保金十几亿元相比,康复资金严重不足。”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冠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湛兴希望各级政府重视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建设,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早期康复教育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一系列惠残助残政策措施的落实,粤西地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残疾儿童家庭强烈的康复教育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湛江举例:先后成立了13所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其中公办的4所;民办的9所。全省残疾儿童约20万名,湛江市06岁残疾儿童2.2万名,占全省近11%,但在册登记只有1774名,获得机构康复治疗仅330人。

马湛兴说,康复机构仍然是很多残疾儿童家庭“进不起”的地方。残疾儿童家庭中,每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超过总数的一半,由于贫困,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在外接受康复服务期间的生活费,不得已放弃了康复机会。建议省有关部门对粤西地区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加大支持力度,减轻机构经济压力,制定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民办公助的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加入民办康复教育机构。对经过注册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康复教育机构,其在职人员具备教师资格的,应纳入教师队伍管理,参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提高救助标准,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省财政设立配套资金投入,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民生工程项目资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0或者24000元,补贴标准应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构建医、教有机结合特教保障体系,保障儿童基本康复需求,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项目,拓展社区康复内容,实施重度肢体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居家康复服务、盲人定向行走和视障康复训练等项目。

加大广东医新校区建设力度

驻湛高校广东医科大学经过59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一所以医为主、医理管法工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是广东最大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已为基层卫生事业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各类医学人才。省人大代表、广东医科大学儿科教研室副主任陈日玲建议省政府加大对学校新校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目前占地仅231.29亩,办学空间狭小,制约了学校进一步发展。去年,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区选址确定在海东新区,规划办学用地1000亩左右,投资总概算约18.3亿元,建成具有海滨城市特色的新型校区,其中,土地价约需3.6亿元,由湛江市政府以无偿划拨土地方式支付,校舍建筑工程及附属设施工程约14.7亿元。

“广东医科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不光是推动学校打造成高水平大学,更重要的是能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带动粤西地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陈日玲表示,省财政拟划拨5亿元作为广东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资金,尚余9.7亿元建设资金需要解决。建议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采取PPP融资模式,借助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完成该校新校区的教学功能设施建设,支持广东医科大学加快发展。


(来源:湛江日报)

农村户口报读中专
学费全免

前来报名的同学,请提前致电招生老师3305186或钟老师13692356383预约,我们需安排接待!

在线客服